最新播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立讯精密半年报里的行业密码:连接器三驾马车驱动高增长

来源:网络  作者:小编  发布:2025-09-12  点击:

8 月 25 日晚间,立讯精密交出了 2025 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 1245.03 亿元,同比增长 20.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6.44 亿元,同比增长 23.13%。作为连接器领域的龙头企业,立讯精密在多个业务板块的连接器应用上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动力与创新能力。

image.png

连接器作为电子设备的“神经枢纽”与“血管”,其需求与下游产业的创新和景气度紧密相关。立讯精密的业绩报告,清晰地勾勒出了当前连接器行业的三大核心增长引擎。

1. 消费电子连接器:稳固基本盘,AI 驱动创新

现状分析(稳固基本盘):

尽管消费电子市场整体增速放缓,但立讯精密仍能在此领域实现增长,这印证了其作为“基本盘”的稳固性。这种稳固性来自于:

份额提升与客户深化: 龙头公司凭借其卓越的制造能力、规模效应和垂直整合优势,持续从竞争对手手中夺取份额,并深化与头部客户(如苹果、Meta等)的合作,从单一产品代工向模组、整机系统代工迈进,单设备价值量(Value per Device)显著提升。

产品升级迭代: 即便智能手机、PC等出货量持平或微增,但内部连接器的数量(如更多摄像头模组连接、更复杂的主板互连)和性能要求(更高传输速度、更小尺寸)在不断提升,推动了连接器单价和价值的增长。

未来趋势(AI 驱动创新):

AI的爆发为消费电子连接器带来了全新的增长叙事:

AI硬件革命: AI PC、AI手机、AR/VR眼镜、AI耳机等新型终端对内部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提出了极高要求。这将驱动高速板对板(BTB)连接器、超薄FPC连接器等的技术升级和需求放量。

模块化与高速互联: 为了支持AI算力模块(如NPU)和传感器模组,设备内部结构更趋模块化,模块之间的高速、可靠连接需求激增,为立讯这类具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公司创造了巨大机会。

总结: 消费电子连接器市场正从“量驱动”转向“价值驱动”和“创新驱动”。AI正在重塑终端形态,成为该领域未来最核心的增长动力。

2. 汽车连接器:高速增长,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现状分析(高速增长):

汽车业务无疑是立讯精密,乃至整个连接器行业当前增速最快的板块。这直接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量价齐升: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连接器用量和价值成倍增长。高压连接器(用于电池、电机、电控系统)、高速连接器(用于智能座舱、车载娱乐、自动驾驶传感器)的需求呈现爆发式态势。

全面布局: 立讯精密通过并购、自研和战略合作,已全面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品覆盖动力系统、车身电子、智能驾驶和智能网联四大领域,为其营收贡献了显著的增量。

未来趋势:

高压化: 随着800V高压平台的普及,对高压连接器的耐压等级、抗电磁干扰、安全可靠性要求将进一步提升,技术壁垒升高,龙头优势更加明显。

高速化与集成化: 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的落地,需要传输大量数据的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这将推动车载高速射频连接器(如FAKRA、以太网连接器)的需求。同时,集成式(多合一)连接器将成为趋势,以减少线束复杂度、节省空间和重量。

总结: 汽车产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革命远未结束,连接器作为核心基础元件,市场天花板已被大幅抬高,并将持续享受行业红利。

3. 通信与数据中心连接器:受益于 AI 算力需求,技术领先优势凸显

现状分析(受益于AI算力需求):

这是立讯精密业绩中技术含量最高、利润率可能更优、且增长确定性极强的板块。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需要庞大的数据中心算力支撑,直接拉动了相关硬件基础设施的投资。

高速I/O需求爆发: AI服务器内部GPU(如NVIDIA H100/B200)集群之间需要超高速互联,对高速背板连接器、PCIe连接器(特别是PCIe 5.0/6.0)、Cage及散热组件的需求极其旺盛。

技术领先优势: 这类连接器技术壁垒极高,涉及高频、高速、大功率散热等复杂设计。立讯精密在该领域的深度布局,是其高增长和高利润率的关键,也证明了其已成功从消费电子制造向高端精密制造转型。

未来趋势:

速率不断提升: 为匹配下一代GPU和交换芯片的速率,PCIe 7.0、224Gbps及以上速率的背板连接器将成为研发和竞争的重点。

光互连的融合: 在数据速率要求极高的场景下,CPO(共封装光学) 技术将是长期趋势。这意味着领先的电连接器厂商(如立讯)正在积极布局光模块、硅光技术等领域,提供“电-光”融合的互联解决方案。

总结: AI是通信与数据中心连接器市场的“超级周期”驱动者。拥有领先技术和快速研发响应能力的公司,将最大程度地受益于全球AI算力军备竞赛。

多元化驱动: 行业增长动力已从过去依赖消费电子,转变为 “消费电子(AI创新)+ 汽车(电动智能化)+ 数据中心(AI算力)” 三足鼎立、共同驱动的健康格局,抗风险能力更强。

技术壁垒提升: 无论是AI终端、智能汽车还是AI服务器,都对连接器的高速、高压、高可靠性、微型化提出了极致要求。行业技术壁垒持续抬高,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立讯精密这样的技术领先型龙头企业集中。

未来展望: 未来,连接器行业将继续与AI、新能源汽车、高速计算等前沿科技深度绑定。“高速传输” 和 “能源与信号并行” 将是永恒的主题。能够提供一体化、模块化、光电融合解决方案的公司,将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伟德官网平台(www.Cef114.com)

上一篇:中国软件业前7个月稳健增长,收入规模超8.3万亿元
下一篇:韩国芯片产业双线突围:存储霸主豪赌AI与碳化硅,欲破“70%魔咒”
 
相关资讯
在线客服系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