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持续发挥经济增长"压舱石"作用,在创新突破、结构优化、全球拓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年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利润总额达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核心指标全面向好 区域发展动能强劲
统计显示,数字产业重点监测核心指标中超九成实现同比提升。制造业与服务业主力支撑作用凸显,其中制造业收入占比59.6%,增长3.8%;服务业增速达8.0%,占比提升至40.4%。东部地区以73.6%的全国占比引领发展,广东、江苏等前十大省份贡献全国81.5%的产业规模及99.5%的增长动能,形成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引擎的协同发展格局。
数字基建全球领先 算力网络协同跃升
截至2024年末,我国建成全球最大数字基础设施网络:光缆总长突破7288万公里,5G基站达425.1万个实现"县县千兆、乡乡5G",千兆城市增至207个。算力建设跨越式发展,在用标准机架超880万,算力总规模年增16.5%。融合型新基建加速渗透,5G虚拟专网覆盖工业、港口等5.5万场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接入企业超50万家,移动物联网终端突破26.6亿户,万物智联生态初具规模。
重点领域全线突破 自主创新成果涌现
电子信息制造业强势复苏,增加值增速达11.8%,消费电子产量全面回暖,AI手机出货占比快速提升。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3.7万亿元,人工智能、云平台等新兴业务贡献突出。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取得里程碑突破——原生鸿蒙系统正式发布,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开源鸿蒙设备超10亿台,开源欧拉服务覆盖150余国用户达380万,人工智能领域主导制定关键标准40余项。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 全球化布局提速
在"两重两新"政策驱动下,数字产业新动能持续迸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增长12%,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投融资活跃。大模型商业化加速落地,AI深度融入金融政务、智能制造等领域提质增效。数字企业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消费电子国际竞争力跃升,数字技术服务商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工信部指出,我国数字产业已进入创新引领、生态繁荣、国际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将持续强化关键技术创新,深化数实融合应用,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伟德官网平台(www.Cef114.com)